bitpie官网|温室气体有哪些
温室气体_百度百科
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温室气体播报讨论上传视频大气中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的气体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水汽(H₂O)、二氧化碳(CO₂)、氧化亚氮(N₂O)、氟利昂、甲烷(CH₄)等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截至2023年6月,过去1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创下“历史新高”,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高达540亿吨,导致全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 [7]2023年11月15日,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2年全球温室气体公报》。12月1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22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 [8]中文名温室气体外文名greenhouse gases;greenhouse gas;GHG学 科大气、电力、海洋、生态学、资源主要气体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主要危害温室效应国际协议《京都议定书》解决方向危害气体减排目录1主要种类2产生效应3历史起源4主要危害▪环境危害▪气候影响5减排措施6减排政策▪欧洲▪美国▪中国7国际协议8发布公报9重要事件主要种类播报编辑温室气体 [1](GHG Greenhouse Gas): 指任何会吸收和释放红外线辐射并存在大气中的气体。京都议定书中规定控制的6种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₄)、氧化亚氮(N₂O)、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 [2]地球的大气中重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下列数种:二氧化碳(CO₂)、臭氧(O3)、氧化亚氮(N₂O)、甲烷(CH4)、氢氟氯碳化物类(CFCs,HFCs,HC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等。由于水蒸气及臭氧的时空分布变化较大,因此在进行减量措施规划时,一般都不将这两种气体 纳入考虑。至于在1997年于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化纲要公约第三次缔约国大会中所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明订针对六种温室气体进行削减,包括上述所提及之: [1]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4)、氧化亚氮(N₂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其中以后三类气体造成温室效应的能力最强,但对全球升温的贡献百分比来说,二氧化碳由于含量较多,所占的比例也最大,约为25%。二氧化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₂)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的原料,它的增加可以增加光合产物,无疑对农业生产有利。同时,它又是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对地球热量平衡有重要影响,因此它的增加又通过影响气候变化而影响农业。此外,大气中具有温室效应的微量气体还有甲烷、氯氟烃、一氧化碳、臭氧等,总的温室效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约占一半,其余为以上各种微量气体的作用。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50年代其质量分数年平均值约315×10-6,70年代初已增加至325×10-6,已超过345×10-6,平均每年增加1.0-1.2×10-6,或每年约以0.3%的速度增长。综合多数测定结果,在工业革命以前的二氧化碳质量分数为275×10-6。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以后大量开采使用矿物燃料。1860年以来,由燃烧矿物质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平均每年增长率为4.22%,而近30年各种燃料的总排放量每年达到50亿吨左右。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采伐树木作燃料。森林原是大气碳循环中的一个主要的“库”,每平方米面积的森林可以同化1-2kg的二氧化碳。砍伐森林则把原本是二氧化碳的“库”变成了又一个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源”。据世界粮农组织(FAO,1982)估计,70年代末期每年约采伐木材24亿立方米,其中约有一半作为燃柴烧掉,由此造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分数增加量每年可达0.4×10-6左右。根据以上综合分析,如果按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幅度,到21世纪30年代,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增加的总效应将相当于工业化前二氧化碳浓度加倍的水平,可引起全球气温上升1.5-4.5℃超过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升温幅度。由于气温升高,两极冰盖可能缩小,融化的雪水可使海平面上升20-140cm,对海岸城市会有严重的直接影响。甲烷甲烷分子是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一种洁净的能源气体,同时它是大气中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吸收红外线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6倍左右,其温室效应要比二氧化碳高出22倍,占整个温室气体贡献量的15%,其中空气中的含量约为2ppm。 [3] 由奶牛和垃圾场产生的甲烷也是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比二氧化碳效力强得多,但在大气中存留的时间要短得多。 [6]甲烷是在缺氧环境中由产甲烷细菌或生物体腐败产生的,沼泽地每年会产生150Tg(1T=1012)消耗50Tg,稻田产生100Tg消耗50Tg,牛羊等牲畜消化系统的发酵过程产生100-150Tg,生物体腐败产生10-100Tg,合计每年大气层中的甲烷含量会净增350Tg左右。它在大气中存在的平均寿命在8年左右,可以通过下面的化学反应:CH4+OH→CH3+H2O一氧化二氮一氧化二氮在大气层中的存在寿命是150年左右,尽管在对流层中是化学惰性的,但是可以利用太阳辐射的光解作用在同温层中将其中的90%分解,剩下的10%可以和活跃的原子氧O(1D)反应而消耗掉。即使如此大气层中的N2O仍以每年0.5-3Tg的速度净增。N2O+hv→N2+O(1D)N2O+O(1D)→N2+O2N2O+O(1D)→2NO氯氟碳化合物氯氟碳化合物(CFC-11和CFC-12),它们在对流层中也是化学惰性的,但也可在同温层中利用太阳辐射光解掉或和活性氧原子反应消耗掉。CCl₃F+hv→CCl₂F+ClCCl₂F₂+hv→CClF₂+ClCCl₃F+O(1D)→CCl₂F+ClOCCl₂F₂+O(1D)→CClF+ClO产生效应播报编辑温室气体之所以有温室效应,是由于其本身有吸收红外线(一种热辐射)的能力。温室气体吸收红外线的能力是由其本身分子结构所决定的。在分子中存在着非极性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分子也分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极性的强弱可以用偶极矩μ来表示。而只有偶极矩发生变化的振动才能引起可观测的红外吸收光谱,则拥有偶极矩的分子就是红外活性的;而Δμ=0的分子振动不能产生红外振动吸收的,则是非红外活性的。 [1]也就是说,温室气体是拥有偶极矩的红外活性分子,所以才拥有吸收红外线,保存红外热能的能力。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是水汽(H2O),水汽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大约占整体温室效应的60%-70%,其次是二氧化碳(CO₂)大约占了26%,其他的还有臭氧(O₃),甲烷(CH₄),氧化亚氮(N₂O)全氟碳化物(PFCs)、氢氟碳化物(HFCs)、含氯氟烃(HCFCs)及六氟化硫(SF6)等。历史起源播报编辑1820年之前,没有人问过地球是如何获取热量的这一问题。正是在那一年,让-巴普蒂斯特-约瑟夫·傅里叶(1768-1830年,法国数学家与埃及学家),回到法国后,他整年披着一件大衣,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对热传递的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尽管地球确实将大量的热量反射回太空,但大气层还是拦下了其中的一部分并将其重新反射回地球表面。他将此比作一个巨大的钟形容器,顶端由云和气体构成,能够保留足够的热量,使得生命的存在成为可能。他的论文《地球及其表层空间温度概述》发表于1824年。当时这篇论文没有被看成是他的最佳之作,直到19世纪末才被人们重新记起。 [2]其实只因为地球红外线在向太空的辐射过程中被地球周围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或化合物吸收才最终导致全球温度普遍上升,所以这些气体的功用和温室玻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只允许太阳光进,而阻止其反射,进而实现保温、升温作用,因此被称为温室气体。其中既包括大气层中原来就有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氮的各种氧化物,也包括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氢氟碳化物(HFCs)、氢氟化物、全氟化物(PFCs)、硫氟化物(SF6)、氯氟化物(CFCs)等。种类不同吸热能力也不同,每分子甲烷的吸热量是二氧化碳的21倍,氮氧化合物更高,是二氧化碳的270倍。不过和人造的某些温室气体相比就不算什么了,为止吸热能力最强的是氢氟碳化物(HFCs)和全氟化物(PFCs)。主要危害播报编辑环境危害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全球变暖对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气候异常、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河(湖)冰迟冻与早融、中高纬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等。水蒸气为最大的温室气体,其高出二氧化碳近两个数量级,但其受高度、纬度的影响较大,受水域和季风的气候影响也较大,相对的:绝对湿度大的海洋性气候受人工排放的湿室气体影响不明显,海拔较高、高纬度、干旱地区等绝对湿度较低的地区受人工温室气体的影响较大。例如中国的天山山脉处于内陆高海拔地区,雪线明显上移。美国、欧洲等地区湿度较大人工温室气体加速水汽对流反而造成极端的低温和高温天气。若没有水蒸气的影响,人工温室气体总体会造成温度上升,但水蒸气的存在使得大气湍流增加、气候趋于极端。美国环境保护署认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空气污染物,“危害公众健康与人类福祉”,人类大规模排放温室气体足以引发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气候影响温室气体的增加对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二氧化碳增加虽然有利于增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产物,但它的增加引起的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会影响和改变气候生产潜力,从而改变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和农业的土地承载力。这种因气候变化而对生态系统和农业的间接影响,可能大大超过二氧化碳本身对光合作用的直接影响。按照气候模拟试验的结果,二氧化碳加倍以后,可能造成热带扩展,副热带、暖热带和寒带缩小,寒温带略有增加,草原和荒漠的面积增加,森林的面积减少。二氧化碳和气候变化可能影响到农业的种植决策、品种布局和品种改良、土地利用、农业投入和技术改进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制定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农业的长期规划时,应该考虑到二氧化碳增加可能导致的气候和环境的变化背景。这个问题对于面临人口膨胀和人均资源贫乏两大压力的我国,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截至2023年6月,过去1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创下“历史新高”,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高达540亿吨,导致全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英国利兹大学普里斯特利气候未来中心主任皮尔斯·福斯特教授指出,全球的长期变暖率目前处于高位,罪魁祸首是有史以来最高水平的温室气体排放。 [7]减排措施播报编辑CO₂排放减量备受关注的CO2气体化石燃料燃烧为二氧化碳人为排放之主要来源,企业/产业于因应时,可资减量之方向包括:能源替代:以天然气替代其他燃料。采用高效率或节电设备。引进再生能源(风力、太阳能等)。评估及增进废弃物再利用。资源物回收。节约用水、废水减量以降低废水处理负荷。废弃物减量,以降低废弃物焚化、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处理程序之负荷。节约用电:照明管理、夏季空调管理及建筑物自然采光、防晒之设计。环保标章或环境友善产品之开发、改良。环境绿化。CH4排放减量甲烷结构式甲烷(CH₄)多属天然排放,自然界的生物厌氧腐解作用本会有CH₄之排放,如水体流动性不高之湖泊、湿地等均有较高贡献。而人为活动造成的CH₄排放因素则有自然水体受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污染、农业畜牧活动及工业制造程序等。农业/畜牧业:有机堆肥管理,及其臭气的妥善处理或回收能源。避免燃烧农作废弃物或以焚烧大区域农作地作为农耕/开发方式。工业程序:降低储油输油设施之洩漏、逸散。燃烧系统妥善管理、维护,降低意外或跳机事件之频率。储油槽设置隔热装置,降低逸散。涂装改采低油性或无油性涂料施作。垃圾掩埋场沼气引燃或回收能源。废水场厌氧处理之沼气处理或回收热能。N₂O排放减量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流程图氧化亚氮(N₂O)人为排放源多为农业/畜牧之相关活动,工业程序之排放则以需用氮元素相关化工原料制程为主如硝酸、己二酸(以硝酸为反应原料之一)等。农业/畜牧业:有机堆肥管理,及其臭气的妥善处理或回收能源。避免燃烧农作废弃物或以焚烧大区域农农作地作为农耕/开发方式。工业程序:提高相关化学品反应主产品生成率(程序替代或设备改良方式均可达成)。相关化学品化学反应后端设置De-NOx设施。焚化炉(特别是生物污泥焚化炉)设置De-NOx设施。生活污水妥善处理。其他气体氢氟碳化物(HFCs)、六氟化硫(SF6) 、 全氟碳化物(PFCs)排放减量氢氟碳化物(HFCs)、六氟化硫(SF6)、全氟碳化物(PFCs)、多用于替代蒙特尔议定书列管破坏臭氧层物质(ODS):氟氯碳化物(CFCs)。 HFCs、PFCs相关用途包括冰箱空调冷媒、灭火剂、气胶、清洗溶剂、发泡剂等;而SF6则有用于绝缘气体、灭火剂等。该三类管制温室气体于制造及使用阶段均可能造成排放。选用CFCs替代品时,同时考量GWPs(Global Warming Potentials)低者。GWPs参见表列。空调、灭火系统之相关管路避免洩漏。用于清洗溶剂时,配合其他清洗程序及清洗设施改善,提升清洗效率,降低清洗溶剂用量。清洗溶剂回收系统改善,提升回收量、降低溶剂散失量。发泡产品制造程序确实做好废气收集及处理。减排政策播报编辑欧洲发达国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主要是采取具有综合性的经济和财政政策,包括:自愿协议、能源/二氧化碳税、排放贸易、可再生能源或热电联产生产配额、能源效率标准、对可再生能源等的直接资金鼓励如优惠费率、赠款、免税措施等等。但是这些政策随着实施情况的差别,也在发生不断变化。以能源/CO₂税收为例,已经从单纯税收向“税收+补贴”的形式转变。从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提高财政收入和/或降低对国外石油供应的依赖程度而开始实行能源或以燃料碳含量为依据的CO₂税。由于能源/CO₂税具有减少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许多发达国家都把能源/二氧化碳税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措施。但是,后来,为了避免能源/二氧化碳税影响本国工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一些国家对高耗能部门实行了低税率,挪威降低了海上油气生产的CO₂税率,瑞典制造业的CO₂税率已经改为标准税率的35%,某些能源密集型工业的税率也已经降低到接近为零税率,英国的能源密集型工业的税率仅为标准税率的20%。为了激励节能技术的发展,又避免影响本国工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很多国家变税收为补贴。实行了对可再生能源和热电联产等高能效技术的税收优惠或减免政策,以鼓励其供应和消费。从供应端来说,主要包括对与可再生能源生产或热电联产相关的各种税收如生产税、固定资产税、增值税、进口关税等的优惠或减免。英国政府为热电联产的发展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2002年,英国的热电联产装机为4700MW,按照政府的目标在2010年时要建成高效的热电联产10000MW,为此英国政府对热电联产不征收气候变化税,并以税收优惠的形式对投资热电联产的企业提供投资补助。法国对热电联产企业减少50%的企业税,地方政府可以将减少率提高到最多100%。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也实施了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税收优惠和降低增值税率,企业用于购买可再生能源设备的成本将降低15%,同时,对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企业一年以后可以享受加速折旧的政策。美国2009年12月7日,美国环保署(EPA)署长丽莎·杰克森重申温室气体会对公众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威胁,呼吁政府加大清洁空气法案执行力度,并称美国环保署正在考虑制定新条例,以进一步限制发电厂、炼油厂、化工厂和水泥厂的废气排放。当地时间2022年3月2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出新规,首次要求美国上市公司在其业务报告中除了向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财务及面临风险的数据信息之外,还需提供其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气候变化对其影响的相关信息。 [5]中国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2007年,中国政府成立了由温家宝总理任组长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同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级方案。方案中提出到2010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20%左右的目标。中国政府还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达到15%左右。为确保这些目标的实现,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相关政策措施,成效显著。2013年,中国将全面开展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工作,以确保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切实贯彻实施。此外,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安排了2100亿用于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3700亿用于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民生工程为4000亿,主要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将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农村的民生工程3700亿,目标是以可持续、环保的方式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在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是一个人均GDP只有3000美元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尚有1.5亿贫困人口。中国别无选择,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在这一过程中,国际社会相信中国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均希望哥本哈根会议能够达成积极成果。我们认为,哥本哈根会议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把协定和 《京都议定书》的要求落到实处。发达国家整体上到2020年应在1990年水平上至少减排25%-40%。非议定书的发达国家缔约方应当承诺遵守具有可比性的定量减排目标。发达国家应当履行规定的义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并提供金融支持,使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此外,应当为遵守规定、金融支持和技术转移建立起恰当的机制和制度保证。发展中在得到发达国家“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下,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根据本国国情采取适当的减缓行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加剧,给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但由于气候变化是更为长期和严峻的挑战,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不能动摇、行动不能松懈、力度不能减弱。事实上,国际金融危机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以化挑战为机遇,达到既保护气候又促进发展的双赢局面。中国将本着对本国人民、对全人类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为保护全球气候系统做出新贡献。(作者为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候变化问题特别代表。版权所有:Project Syndicate,2009。)国际协议播报编辑1997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促生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的目标是在2008年至2012年间,将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减排的温室气 体包括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4)、氧化亚氮(N₂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其中,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而议定书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减排义务。合作机制《京都议定书》建立了三种旨在减排温室气体的新的灵活的合作机制——国际排放贸易机制(et)、联合履行机制(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排放贸易和联合履行主要涉及附件一所列缔约方之间的合作;而清洁发展机制涉及附件一所列缔约方与发展中国家缔约方之间在二氧化碳减排量交易方面的合作关系。为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1.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2.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3.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4.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发布公报播报编辑2023年11月15日,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2年全球温室气体公报》。12月1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22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此次发布的中国温室气体公报,是中国气象局服务于双碳战略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决策服务产品之一,这是中国连续第12年发布中国的温室气体监测情况。 [8]重要事件播报编辑2009年11月多位世界顶级气候学家的邮件和文件被黑客公开。邮件和文件显示,一些科学家在操纵数据,伪造科学流程来支持他们有关气候变化的说法。人们的焦点开始转向全球气候变暖的可信度上。这份科学家的名单并未同期公布,有分析指出这一事件或许对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产生一定影响。2012年11月21日,世界气象组织21日在日内瓦发布年度《温室气体公报》称,2010年地球大气温室气体含量创工业化时代以来的新高。其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较2009年上升了2.3个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达389ppm,增幅高于近10年2.0ppm的年均增长水平,和20世纪90年代1.5ppm的年均增长水平。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毁林和改变土地用途,自1750年工业化进程开始以来,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了39%。此外,2010年大气中甲烷浓度较上一年增加了5个ppb(1ppb为十亿分之一),达1808ppb,较1750年水平增长158%。同时,另一种温室气体氧化亚氮的浓度也有一定程度上升,达到323.2ppb,较1750年水平增长20%。 [4]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常见的温室气体有6种,多数人只知道CO2和CH₄ - 知乎
常见的温室气体有6种,多数人只知道CO2和CH₄ - 知乎首发于气体分析仪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常见的温室气体有6种,多数人只知道CO2和CH₄VOC在线监测系统温室气体是指什么气体?温室气体定义:大气中能吸收地球表面反射的长波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常见的温室气体除了多数人知道的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₄)外,还有这4种:氧化亚氮(N₂O)、氢氟碳化合物(HFCs) 、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也是温室气体。下面简单介绍一个这6种温室气体1、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大气组成的一部分(占大气总体积的0.03%-0.04%),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所有动物在呼吸过程中,都要吸氧气吐出二氧化碳。由于人类对森林的滥砍滥伐,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植物逐年减少,二氧化碳的消耗量自然就降低了。而工业的不断发展、石化燃料的消耗,又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结果造成温室效应日益增强。2、甲烷(CH4)甲烷是一种很重要的燃料,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约占87%。在标准压力的室温环境中,甲烷无色、无味;家用天然气的特殊味道,是为了安全而添加的人工气味,通常是使用甲硫醇或乙硫醇。研究人员称,21世纪初,大气中甲烷的浓度停滞不前,温室效应也遵循同样的模式;但从2007年开始,甲烷浓度开始上升的同时,其导致的温室效应也水涨船高。3、氧化亚氮(N2O)N2O通常被称为氧化亚氮,是一种温室气体,具有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6种温室气体之一。N2O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长,并可输送到平流层,导致臭氧层破坏,引起臭氧空洞,使人类和其它生物暴露在太阳紫外线的辐射下,对人体皮肤、眼睛、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与二氧化碳相比,虽然N2O在大气中的含量很低,属于痕量气体但其单分子增温潜势却是二氧化碳的298倍(IPCC,2007);对全球气候的增温效应在未来将越来越显著,N2O浓度的增加,已引起科学家的极大关注。大气N2O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农田生态系统,在土壤中,N2O是由硝化、反硝化微生物产生,人们向农田中施入过量氮肥,促进微生物活动,通过硝化、反硝化过程使氮素转化为N2O。污水生物脱氮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也会引起氧化亚氮的排放,溶解氧的限制、亚硝酸盐的积累和羟胺的氧化都是导致氧化亚氮产生的原因。4、六氟化硫(SF6)六氟化硫本身对人体无毒、无害,但它却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其单分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2万倍,是《京都议定书》中被禁止排放的6种温室气体之一。根据IPCC提出的诸多温室气体的GWP(全球变暖潜能)指标,六氟化硫的GWP值最大,500年的GWP值为32400,且由于六氟化硫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其在大气中存留时间可长达3200年。当今世界六氟化硫的排放量极少,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相比于二氧化碳而言完全可以忽略;但出于长久的环保和安全考虑,如何合理、正确地回收净化六氟化硫气体,是必须解决的问题。5、氢氟碳化合物(HFCs)氢氟碳化物对气候的影响可能远比人们所预想的要大。氢氟碳化物虽然不含有破坏地球臭氧层的氯或溴原子,但却是一种极强的温室气体,其对气候变暖的作用远比等量的二氧化碳要强,有的氢氟碳化物的致暖效应要比二氧化碳高几千倍。2016年10月15日,近200个国家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以减少强效温室气体氢氟碳化物(HFCs)的排放,从而在本世纪末防止全球升温0.5摄氏度。6、全氟碳化合物(P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因其具有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同时能破坏地球的臭氧层产生温室效应,已经被列为减少排出对象。在纺织、润滑剂、表面活性剂、食品包装、不粘锅涂层、电子产品、防火服、灭火泡沫等领域,均会应用到全氟碳化合物。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温室全球变暖、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缺氧等等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面对全球变暖,我们要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希戈纳科技专注气体分析技术40余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希戈纳研发的PULSAR-a温室气体分析仪,采用光腔衰荡光谱(CRDS)技术,灵敏度为十亿分之一(ppb),长期运行中的漂移可以忽略不计,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分析排放的温室气体浓度。发布于 2021-10-25 17:32CO2温室气体环境保护赞同 4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气体分析仪希戈纳|创新气体分析技术40
到底哪些是温室气体?有几种? - 知乎
到底哪些是温室气体?有几种? - 知乎首发于每日“相关”热词 | 注规相关科目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到底哪些是温室气体?有几种?清兵卫注册城乡规划师资格证持证人地球大气中的水汽(H2O)、臭氧(O3)、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等成分可以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影响称为“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定义为“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由于减排主要考虑人为因素产生的温室气体,此外水汽(H2O)及臭氧(O3)的时空分布较广且变化较大,《京都议定书》中规定控制的六种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多哈会议通过的《京都议定书》 修正案规定了第七种温室气体三氟化氮(NF3)。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参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也将温室气体界定为上述七种温室气体。但历史编制的温室气体清单,大多只包括前六种。发布于 2022-08-23 16:39温室气体环境保护赞同 1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每日“相关”热词 | 注规相关科目注册城乡规划师需要掌握的重要延伸热
GHG(温室气体)_百度百科
温室气体)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GHG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3个义项)展开添加义项GHG播报讨论上传视频温室气体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GHG(Greenhouse Gas,GHG。)或称温室效应气体 是指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包括对太阳短波辐射透明(吸收极少)、对长波辐射有强烈吸收作用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氟氯烃及臭氧等30余种气体。《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包括如下: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 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 由于人类活动或者自然形成的温室气体。 [1]中文名温室效应气体外文名Greenhouse Gas别 名温室效应气体相关标准ISO14064简 称GHG目录1主要成分2发展历程3环保倡议4主要危害5政府支持主要成分播报编辑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是水汽(H2O),水汽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大约占整体温室效应的60%~70%,其次是二氧化碳(CO₂)大约占了26%,其他的还有臭氧(O₃),甲烷(CH₄),氧化亚氮(N₂O)全氟碳化物(PFCs)、氢氟碳化物(HFCs)、含氯氟烃(HCFCs)及六氟化硫(SF6)等。 [2]发展历程播报编辑温室气体排放来源多为世界重工业发展产生,温室气体一旦超出大气标准,便会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因此,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2009年年末在哥本哈根展开的全球气候会议,就是全球达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限制的一个世界性大会。我国承诺到2020年中国减碳20%,也就是从以上六种物质减少,并且把其他五种气体转换成二氧化碳的的排放量来计算。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两天时间里先后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落实节能减排工作。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他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一共说了4回“碳”:“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他还提出:“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这也是对全国人民发出了号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胡锦涛主席并建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减缓气候变化。同月,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2007中国科协年会上呼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15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为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008年6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强调,必须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进行不懈努力。2008年,应低碳经济的趋势,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开发了新的项目《减碳技术咨询服务》,并与服务企业近百家。项目包括评估减碳空间、实施减碳措施、评价减碳效果、形成减碳报告。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还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2008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明确将“低碳经济”提到议题上来。他认为,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他建议应尽快发展低碳经济,并着手开展技术攻关和试点研究。环保倡议播报编辑2009年1月,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正式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重点围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中国社会科学院6月在北京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2)》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的共识。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既是救治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方案,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在低碳经济问题上,人们需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首先,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第二,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领先,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第三,低碳经济不一定成本很高,温室气体减排甚至会帮助节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碍;第四,低碳经济并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从现在做起;第五,发展低碳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应对全球变暖,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主要危害播报编辑环境危害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全球变暖对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气候异常、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河(湖)冰迟冻与早融、中高纬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极地和高海拔地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等。 [3]水蒸汽为最大的温室气体,其高出二氧化碳近两个数量级,但其受高度、纬度的影响较大,受水域和季风的气候影响也较大,相对的:绝对湿度大的海洋性气候受人工排放的湿室气体影响不明显,海拔较高、高纬度、干旱地区等绝对湿度较低的地区受人工温室气体的影响较大。例如中国的天山山脉处于内陆高海拔地区,雪线明显上移。美国、欧洲等地区湿度较大人工温室气体加速水汽对流反而造成极端的低温和高温天气。若没有水蒸汽的影响,人工温室气体总体会造成温度上升,但水蒸汽的存在使得大气湍流增加、气候趋于极端。美国环境保护署认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空气污染物,“危害公众健康与人类福祉”,人类大规模排放温室气体足以引发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气候影响温室气体的增加对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二氧化碳增加虽然有利于增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产物,但它的增加引起的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会影响和改变气候生产潜力,从而改变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和农业的土地承载力。这种因气候变化而对生态系统和农业的间接影响,可能大大超过二氧化碳本身对光合作用的直接影响。按照气候模拟试验的结果,二氧化碳加倍以后,可能造成热带扩张,亚热带、暖温带和寒带缩小,寒温带略有增加,草原和荒漠的面积增加,森林的面积减少。二氧化碳和气候变化可能影响到农业的种植决策、品种布局和品种改良、土地利用、农业投入和技术改进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制定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农业的长期规划时,应该考虑到二氧化碳增加可能导致的气候和环境的变化背景。这个问题对于面临人口膨胀和人均资源贫乏两大压力的我国,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4]政府支持播报编辑2010年3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在2010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中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CO2 )和二氧化硫( SO2 )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致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哪些气体属于温室气体? - 知乎
哪些气体属于温室气体?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哪些气体属于温室气体?绿色碳汇数字科技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分。温室气体的作用是指能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 “温室效应”。地球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有水汽 (H₂O、二氧化碳(CO₂)、氧化亚氮 (N₂O)甲烷(CH₄)和臭氧(O₃)等。这些温室气体有些是由于自然过程产生的,还有许多完全由人为因素产生。由于水汽及臭氧的时空分布变化较大,因此在进行减量措施规划时,一般都不将这两种气体纳入考虑。《京都议定书》将六氟化硫(SF6)、氢氟碳化物 (HFCS) 和全氟碳化物 (HFCs) 也定为温室气体。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2006年发布的《2006 年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包括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三氟化氮 (NF3)、五氟化硫三氟化碳(SF5CF3)、卤化醚(如 C4F9OC2H5、CHF2OCF2OC2F4OCHF2 、CHF2OCF2OCHF2) 。根据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GB/T 32150—2015),列入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与三氟化氮。因此,一般情况下,我国工业企业进行温室气体核算时,只需对这七类温室气体进行核算。我们常说的碳减排、碳核查、低碳等术语中的碳,是二氧化碳的简称,实际上指的是温室气体。因为温室气体种类很多,各种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同,为便于比较,采用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为基准,根据各种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大小折算成等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当量),因此,这些概念中的碳即指温室气体。发布于 2023-02-23 10:59・IP 属地山东气体温室气体赞同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温室气体控制_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温室气体控制_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手机版
邮箱
EN
×
手机版
热门搜索:
EN
点击进入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工作 > 应对气候变化 > 温室气体控制
温室气体控制
2024-02-18关于印发《国家重点低碳技术征集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01-30关于印发《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融合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2023-12-07关于开展2023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2023-11-07生态环境部联合有关部门发布《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
2023-11-07生态环境部等11部门关于印发《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的通知
2023-10-27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
2023-10-25生态环境部发布4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2023-10-25关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关工作事项安排的通告
2023-10-24关于印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造林碳汇(CCER-14-001-V01)》等4项方法学的通知
2023-10-21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2023-10-18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
2023-08-01关于2022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征集结果的通告
2023-07-17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相关工作的通知
2023-07-13《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进展评估报告》在“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发布
2023-07-10生态环境部发布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题宣传片
查看更多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家语委
国家航天局
国家原子能机构
国家核安全局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国家医疗保障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务院研究室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新华通讯社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国气象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行政学院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移民管理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
国家公务员局
国家档案局
国家保密局
国家密码管理局
华北督察局
华东督察局
华南督察局
西北督察局
西南督察局
东北督察局
华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
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
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
珠江流域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
松辽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
太湖流域东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环境发展中心)
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中国环境报社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规划院
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
信息中心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
宣传教育中心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
《生物多样性公约》COP15东道国网站
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
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
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部门
部系统门户网站群
地方生态环境部门
其他
链接 :
全国人大
全国政协
国家监察委员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无障碍APP安卓版
手机版
手机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
温室效应是如何造成的?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哪些? - 知乎
温室效应是如何造成的?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哪些?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如何造成的?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哪些?关注者4被浏览15,238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好问题添加评论分享3 个回答默认排序环问问 关注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分。温室气体的作用是指能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地球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有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和臭氧(O3)等。这些温室气体有些是由于自然过程产生的,还有许多完全由人为因素产生。由于水汽及臭氧的时空分布变化较大,因此在进行减量措施规划时,一般都不将这两种气体纳入考虑。《京都议定书》将六氟化硫(SF6)、氢氟碳化物(HFCs)和全氟碳化物(PFCs)也定为温室气体。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发布的《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包括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三氟化氮(NF3)、五氟化硫三氟化碳(SF5CF3)、卤化醚(如C4F9OC2H5、CHF2OCF2OC2F4OCHF2、CHF2OCF2OCHF2)。根据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GB/T 32150-2015),列入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与三氟化氮。因此,一般情况下,我国工业企业进行温室气体核算时,只需对这七类温室气体进行核算。我们常说的碳减排、碳核查、低碳等术语中的碳,是二氧化碳的简称,实际上指的是温室气体。因为温室气体种类很多,各种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同,为便于比较,采用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为基准,根据各种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大小折算成等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当量),因此,这些概念中的碳即指温室气体。团购价格,服务保障:环境应急预案、自行监测、在线监测设备运维、在线监测设备采购、执行报告、环保台账、监测计划、监测数据上传、环统填报、其他环保系统填报、排污许可证(新办)、排污许可证(续办)、危废填报、碳排放填报、活性炭更换、应急演练视频、环保项目验收、环境污染责任险、环保药剂采购、环保设备配件、环保设备维修——环问问编辑于 2022-05-06 13:39赞同 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半袖清风半盏茶我一脚踏黑夜,一脚踏白天。 关注温室效应就是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一部分被大气吸收,一部分返回宇宙,一部分存在于地球。等到了晚上,由于地球上有二氧化碳的作用,把地球上要反射的长波能量给吸收了,防止了能量被反射回宇宙。这样就会有大量的热量存在地球上不能被反射回去,导致气温的上升。主要有二氧化碳和甲烷,甲烷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的20倍左右(这是网上说的,我记得不太清楚,仅供参考。)但是。。。。大气中的甲烷浓度远远低于二氧化碳的量,所以,目前为止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发布于 2019-05-09 22:04赞同 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1.7
%����
1 0 obj
<>/Metadata 628 0 R/ViewerPreferences 629 0 R>>
endobj
2 0 obj
<>
endobj
3 0 obj
<>/ExtGState<>/XObject<>/ProcSet[/PDF/Text/ImageB/ImageC/ImageI] >>/MediaBox[ 0 0 595.34 841.84] /Contents 4 0 R/Group<>/Tabs/S/StructParents 0>>
endobj
4 0 obj
<>
stream
x��]_�ɍ7���/���Xd�H�R���%w�!�>x����8���Yݒ[��Q�n��zZ*6�"d�X��o��������v�����?��������×O?���n���㯟�?������� ��_�<|�v�l������U�������1��H�'h=5�>�|��4�_�ؾ}��v
���5oy���C�=��7F�Լ�ķ��
����y����Ʒ�}�����l����;���x���i!Hi:%�?���H�0�+x���IV�R����+?vh�.<� ��n.j�X���k��7_�����}ߨ�{��c�����z��b�]�=y0@��8�m�K�6��#�p1Q�$ʰ�Ӕ(����Vy���L�d���T��&����w �&��+�\Wn��=�~{�z��+��Lh